欢迎光临金坛区西岗小学!

教学教研

当前位置┃网站首页 > 教学教研> 文章

爬奇峰,学写法

发布时间:2019/10/29 8:33:22 作者:丁玲 浏览量:5610次

爬奇峰,学写法

秋高气爽、万里无云,正是登山的好时节。四(1)班的孩子通过读课文,齐聚享有黄山“三大奇峰”之一美誉的天都峰脚底下,正踌躇满志、跃跃欲试,想要一攀高峰。

整堂课,执教者丁老师,带领孩子们读课文、品词句、学写法,洋溢着满满的乐趣。

一、读课文、理脉络

教者以“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,又会发生怎样的趣事儿呢?”为引言,引导学生轻声读课文,思考: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?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。写这件事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?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,很快便找到文中相应的句子“假日里,爸爸带我去黄山,爬天都峰。”写这件事的时候是按照“爬山前—爬山中—爬到峰顶后”的顺序来写的。再让学生到文中找到对应的自然段,读一读。由于课文篇幅比较短,经过几次朗读,学生便整体感知了课文,理清了文章的结构。

二、品词句、悟“高”“陡”

全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天都峰的“高耸”和“陡峭”。所以,教者抓住作者在山脚下抬头望到的景色和心情的变化进行体会。一方面从“啊,峰顶这么高,在云彩上面哩!”这句话入手提取关键词“高”、“在云彩上面”、“啊”等词语感受天都峰的高耸入云;从“再看看笔陡的石级,石级边上的铁链,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”这句话中,关注“笔陡的石级”、“铁链”、“似乎”、“挂”等词感受天都峰的陡峭。另一方面,从“我爬得上去吗?”和“真叫人发颤”体会“我”的怀疑、担心和恐惧。从而更进一步感受天都峰“高”和“陡”的特点。

三、学写法、试牛刀

本单元是习作指导单元,要求把“把一件事写清楚”,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,可以把看到的,听到的,想到的写下来,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。

教者在梳理文脉的过程中,灌输了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布局谋篇的思想,同时点出了记叙文要写清楚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事件等关键要素。在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天都峰的“高”和“陡”的过程中,有意识地关注到作者的“所见”“所感”“所闻”,以及作者的心理变化。这就为接下来的练笔做好了铺垫。

练笔环节,教者可以适当精炼,给出明确的指向性,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,仿写人物的所见或所闻或所感其中一部分,这样,精准性会更高,练笔的效果也更加明显。

总体而言,本课的教学,立足了习作单元的训练目标,发挥了范文的引领作用,让学生在爬天都峰下,品味其“高”“陡”的同时,习得了写法。

 

(西岗小学:丁玲供稿)

pt2019_10_24_14_47_17.jpg

地址: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西岗集镇学基路42号 电话:0519-82631191

版权所有 金坛区西岗小学

技术支持: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